毛泽东选集(第2卷)

毛泽东选集(第2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毛泽东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09155
版次:2
商品编码:10011086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一卷包括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前期,即1937年7月至1941年5月间写的40篇著作。

作者简介

毛泽东 (1893~1976),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湖南湘潭人。乳名石三,字咏芝,后作润之,亦作润芝;曾用名有“二十八画生”、“子任”、“李得胜”等。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

目录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反对自由主义(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英国记者贝特的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五月)
论持外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五日)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
五四运动(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反对投降活动(一九三九年六月三十日)
必须制裁反动派(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共产党人》发刊词(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
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0年一月)
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一九四0年一月二十八日)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一九四0年二月一日)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一九四0年二月一日)
《中国工人》发刊词(一九四0年二月七日)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九四0年二月七日)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九四0年二月二十日)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九四0年三月六日)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九四0年三月十一日)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一九四0年五月四日)
团结到底(一九四0年七月五日)
论政策(一九四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为皖南事变发表命令和谈话(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精彩书摘

这个纲领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不得到国民党同意是不可能的,因为国民党现在还是中国的最大的握有统治权的政党。我们相信,那些贤明的国民党人会有一天同意这个纲领的。因为如果不同意的话,三民主义就始终是一句空话,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就不能恢复,日本帝国主义就不能战胜,中国人民的亡国奴境遇就无可避免。真正贤明的国民党人是决不愿意这样的,全国人民也决不会眼看着尽当亡国奴。而况蒋介石先生在其九月二十三日的谈话中已经指出:“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意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这是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根本理由。说到三民主义,还在十年前两党的第一次统一战线时,共产党和国民党就已经经过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共同决定加以实行,并且已经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经过每一个忠实的共产党人和每一个忠实的国民党人的手,在全国很大的地区中实行过了。不幸在一九二七年统一战线破裂,从此产生了国民党方面十年来反对实行三民主义的局面。然而在共产党方面,十年来所实行的一切政策,根本上仍然是符合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的。共产党没有一天不在反对帝国主义,这就是彻底的民族主义;工农民主专政制度也不是别的,就是彻底的民权主义;土地革命则是彻底的民生主义。为什么共产党现在又申明取消工农民主专政和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呢?这个理由我们也早已说明了,不是这种制度和办法根本要不得,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引起了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使联合全民族各阶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成了必需,而且有了可能。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也有了必需和可能。所以,我们主张在中国建立民族的和民主的统一战线。我们用以代替工农民主专政的各阶层联合的民主共和国的主张,是在这种基础之上提出的。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正是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过的政策;我们今天停止实行这个政策,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不是说中国不要解决土地问题。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中国的条件优于西班牙,但是缺乏一个充实的坚固的统一战线,缺乏一个能执行全部革命纲领的统一战线的政府,又缺乏大量的新制度的军队。中国应该补救这些缺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今天,对于整个抗日战争,还只能起先锋队的作用,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它的一些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的优点是足供全国友军采择的。这个军队也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的情形,它也曾经过许多的改造工作,主要地是肃清了军队内部的封建主义,实行了官兵一致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个经验,可以供全国友军的借鉴。
……

用户评价

评分

论政策(一九四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评分

《毛泽东选集》(1~4卷)收录的158篇文章中,就有112篇是在延安的小窑洞里写成的,令人叹为观止。 这几天一口气读完《毛泽东选集》第4卷中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论人民民主专政》、《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重要文章。毛泽东去世后,稿费全部用于《毛选》的编辑、出版,家里人从没有拿过其中的一分钱。毛泽东对《毛泽东选集》的出版非常重视,他自始至终参与了《毛选》第一卷的编辑工作,参加选稿和确定篇目,对大部分文章进行精心修改和校订,并为一部分文章写了题解和注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发行后,各地群众踊跃购买,第一次印行即达106.6万册。随后,1952年4月、1953年4月、1960年9月,《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四卷相继出版发行。《毛泽东选集》先后被译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和几十种外文版本,在全国和世界广泛流传。《毛泽东选集》收录了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斗争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奋。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战略眼光更宽广,成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毛泽东的学识主要来自中国传统的国学、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理论以及对中国革命实践斗争的经验总结。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古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无所不读,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历史证明,毛泽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善于从中国历史文化中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有着密切关联。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学习毛泽东》的讲话说:“毛主席常说,他也是读古书的人。……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思想确乎吸收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文化遗产。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理论也是毛泽东学识的重大组成部分。在延安时期,他集中精力,发奋攻读马列主义的书。毛泽东研究马列主义,同样受实践理性的支配,学以致用。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以马列主义的“矢”来射中国革命这个“的”的。他为真正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而到马列著作中去找立场、观点与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国情及革命实践经验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还十分注意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经历,尤其是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更是十分宝贵。这些都是他的渊博学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曾经多次强调:“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学风。”“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沒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他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读书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评分

书本很精致,快递服务态度很好,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

帮朋友买的。。。。。。。

评分

伟大的作品,伟人就是伟人

评分

  L2、 作为党员,C在工作中要起到带头作用、M骨干作用、桥梁作用。

评分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

评分

非常值的购买的一本书

评分

  L2、 作为党员,C在工作中要起到带头作用、M骨干作用、桥梁作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